文革期間,一生兢兢業業以教育爲畢生事業的書畫家啓功(馬恩然飾)平靜的生活被打破。顯赫的帝胄家世,即使摘掉了右派的帽子,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也依舊避免不了浩浩蕩蕩的思想改造運動,由於擅長書法,紅衛兵隊長劉雨辰安排啓功負責摘抄大字報。一切教學研究、書法創作活動的中止,帶給啓功生活上的窘迫令他一度開始懷疑自己的創作,甚至想燒掉自己畢生研究的心血,身患重病不離不棄的妻子鼓勵啓功繼續堅持自己的事業。紅衛兵的搜查讓啓功銷燬不少珍貴的文物字畫,塵封的往事隨着字畫浮現眼前。\r啓功少年時代接受祖父的藝術薰陶,癡迷於作畫,後拜書畫大師溥心畲爲師潛心學習,頗有成就,宗親紛紛來求畫卻因字醜不許他落款,啓功從此發奮練習書法。中年時期的啓功被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先生提攜,介紹進入輔仁中學教國文,因學歷不夠被辭退,走投無路之際,陳垣校長又伸出援手,破格讓他到輔仁大學當助教,陳垣校長悉心指導栽培啓功,師生情誼真摯感人,啓功更以“學爲人師,行爲世範”當做自己一生所求。\r改革開放後,啓功先生成爲了享譽國內外的大師,他筆耕不輟,繼續爲教育事業奮鬥。爲了恩澤下一代年輕人,他將自己書畫作品義賣所得的資金成立了勵耘獎學金,啓功先生高尚的品格,偉大的情懷堪稱聖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