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·喬達摩(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)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,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地區有過廣泛的影響。佛教目前從人數上來說爲世界第四大宗教,位於基督教,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後,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信衆。
“佛”,全稱“佛陀”,意思是覺悟者。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。人和其他衆生一樣,沉淪於苦迫之中,並不斷的生死。惟有斷滅貪、嗔、癡的人才能脫離輪迴,悉達多就在35歲時成佛,並對衆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。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的教訓裏,看透苦迫的真相,最終超越生死和苦、斷盡一切煩惱。
現在的佛教按教理劃分可分爲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兩大隻。佛教按歷史時期劃分可分爲原始佛教,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個時間段,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稱爲小乘佛教。
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爲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,隨着藏傳佛教的出現,北傳佛教又分爲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。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。佛教按修行和傳授方式可分爲顯教和密教。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剛乘佛教和西藏的藏傳佛教。按顯教密教劃分法,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顯教。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。
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及南亞等地區。